清明辇下怀金陵

清明辇下怀金陵朗读

春阴天气草如烟,时有飞花舞道边。

院落日长人花花,池塘风慢鸟翩翩。

故园回首三千里,新火伤心六七年。

青盖皂衫无复禁,可能乘兴酒家眠。

清明辇下怀金陵创作背景

 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眼中,清明时节天气微阴,绿草如烟,杨花飞舞,一切都显得春意盎然。“辇下”(皇帝车驾之下,指代北宋京师汴梁)的人们都早早出去扫墓、踏青了,院落变得空寂,只有日光的影子在悄悄挪移。鸟儿掠过池塘,而那同行的春风,反倒显得迟缓了。   距离母亲离世(1063年),已经有六七年,而此时正值变法的关键时期,自己无法回到千里之外的江宁(今南京)故园,亲自为母亲“上坟”。于是,在思 念母亲的情绪中,他写下了一首《清明辇下怀金陵》。与王安石的伤感不同,京城内那些头戴乌纱、身着皂罗的官员们也已涌向春意融融的郊外,也许他们玩得太尽 兴,忘记了时间,城门已经关上,他们会在城外的酒肆里过夜吗? 王安石确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。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,在南京三次任知府、两度守孝、两度辞相后居住,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,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,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均葬在南京。现在,王安石故居“半山园”位于清溪路海军指挥学院内。
春阴天气草如烟,时有飞花舞道边。
院落日长人花花,池塘风慢鸟翩翩。
故园回首三千里,新火伤心六七年。
青盖皂衫无复禁,可能乘兴酒家眠。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 ...

王安石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平野丽晴晖,春风扇和淑。冈峦界昼明,山树杂红绿。

遥闻村鼓喧,近视儿衣簇。新年幸无事,对之悦心目。

()

闻说游湖棹,寻常到此回。应留醒心处,准拟醉时来。

()
洪繻

华人以娼为败风,东人以娼作奉公。王家徵税夜夜同,公娼厅事明灯红。

插花盈头发一蓬,花布裹身舞氋氃。贴腰作褥系腰后,人各一端摇玲珑。

()

楼阴入清湖,南风渡歌鼓。旅梦不自持,悠扬定何许。

醒来疏雨过,两目隘泥土。虑澹地亦偏,桐花映窗户。

()

天地茫茫负井蛙,空庭隐□月初斜。人生自有无平事,强啜卢仝四碗茶。

()

骄阳时节花如火。猩红一树裙儿妒。莫说柳三多。多男算是他。

并刀和露剖。粒粒相思豆。端的费相思。问伊知不知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