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山苍苍河流黄,中蒲形势天下彊。帝得贤侯殿一方,四年不更慰民望。
元丰戊午季春月,上心闵雨愁黎苍。使车四出走群望,我亦奉命来侯疆。
情诚感格天意顺,诏书才下雨已霶。病麦还青禾出土,野农鼓舞歌君王。
故人相见不道旧,为雨欢喜殊未央。圣主宽忧小臣乐,自可放荡舒胸肠。
白石万固皆胜地,主人为我携壶觞。况逢佳日俗所尚,车马未晓填康庄。
扶提十里杂老幼,迤逦千骑明戈枪。初听鸣铙入青霭,渐见朱旆辉朝阳。
遨头自是谢康乐,后乘独惭元漫郎。侯来虽知有宾客,众喜更为将丰穰。
临溪坐石遍岩谷,幽处往往闻丝簧。山光似迎好客动,日景定为游人长。
乘高望远兴不尽,恋恋不知歧路忙。人生汨没苦百态,得此乐事真难常。
我辞佳境已惆怅,侯亦那得久此乡。他时会合重相语,辜负泉石何能忘。
陪陆子履游白石万固。宋代。程颢。 条山苍苍河流黄,中蒲形势天下彊。帝得贤侯殿一方,四年不更慰民望。元丰戊午季春月,上心闵雨愁黎苍。使车四出走群望,我亦奉命来侯疆。情诚感格天意顺,诏书才下雨已霶。病麦还青禾出土,野农鼓舞歌君王。故人相见不道旧,为雨欢喜殊未央。圣主宽忧小臣乐,自可放荡舒胸肠。白石万固皆胜地,主人为我携壶觞。况逢佳日俗所尚,车马未晓填康庄。扶提十里杂老幼,迤逦千骑明戈枪。初听鸣铙入青霭,渐见朱旆辉朝阳。遨头自是谢康乐,后乘独惭元漫郎。侯来虽知有宾客,众喜更为将丰穰。临溪坐石遍岩谷,幽处往往闻丝簧。山光似迎好客动,日景定为游人长。乘高望远兴不尽,恋恋不知歧路忙。人生汨没苦百态,得此乐事真难常。我辞佳境已惆怅,侯亦那得久此乡。他时会合重相语,辜负泉石何能忘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 ...
程颢。 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白鹤观。宋代。洪咨夔。 缺唇丹井应千尺,秃顶灵杉恰百围。鹤去不闻人下子,黄蜂无数采花归。
烛影摇红 除夕。清代。徐釚。 隔岁东风,预欺旅鬓添华发。屠苏传遍,守兰缸、怎得消愁法。料是红闺早掩,诉灯花、向伊难说。除非好梦,归去相寻,不教閒杀。十万笙歌,繁华自趁江潮发。椒盘岁岁忆团圞,剪烛频移榻。那管今宵帐冷,真辜负、爆声喧热。定香桥下,嘱付双鱼,替传锦札。
在旅不在家书。宋代。陈宓。 无心览卷谩舒卷,有念盈怀日往来。十日离家劳梦远,一行无字强颜开。
泽居。宋代。陆游。 泽居仅足不求余,旷快真同纵壑鱼。平日酷憎蝇附骥,暮年肯作鹤乘车?齿摇但煮岷山芋,眼涩惟观胄监书。此际自应还往绝,本无心与俗人疏。
小雨效韦体。宋代。张耒。 午景蔽浮云,芳林散清雨。虚窗度遥吹,稍觉青叶举。残蔬知夏余,陨叶兆秋序。幽独无往来,烹茶谁晤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