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诗不我宗,诗亡在旦夕。古人善为诗,非但拘一格。
作者同其人,意境有什百。矧乃今异古,人事穷变革。
空前成兹世,矛盾供刻划。古人之所有,今人尽已获。
今人之所有,古人不可得。意境到情辞,一一换颜色。
岂徒物非古,杂出千智识。古亦一仁义,今亦一道德。
闭关古中华,互市今万国。墨守一家言,于古已耳食。
今情作古语,虚伪无气力。浅者况空疏,古籍纷作贼。
又不解经史,诸子亦莫悉。勤取古诗词,句摹而字勒。
譬彼黄口儿,背书或写兽。门户傍老辈,标榜号法则。
呜呼邦之耻,安得浊流塞。
论诗。近现代。林庚白。 论诗不我宗,诗亡在旦夕。古人善为诗,非但拘一格。作者同其人,意境有什百。矧乃今异古,人事穷变革。空前成兹世,矛盾供刻划。古人之所有,今人尽已获。今人之所有,古人不可得。意境到情辞,一一换颜色。岂徒物非古,杂出千智识。古亦一仁义,今亦一道德。闭关古中华,互市今万国。墨守一家言,于古已耳食。今情作古语,虚伪无气力。浅者况空疏,古籍纷作贼。又不解经史,诸子亦莫悉。勤取古诗词,句摹而字勒。譬彼黄口儿,背书或写兽。门户傍老辈,标榜号法则。呜呼邦之耻,安得浊流塞。
林庚白(1897~1941),原名学衡,字凌南,又字众难,自号摩登和尚,民国时期诗人、政治人物。1897年(另有1894年、1896年之说)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(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州尾村)。幼孤早慧,由其姐抚养长成。8岁便负笈北京,一生热心政治,曾加入京津同盟会,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。林庚白是南社著名诗人,有“诗怪”之称。创作诗文很多,先后编校《庚白诗存》、《庚白诗词集》,还著有《孑楼随笔》、《孑楼诗词话》等等,为南社健将。 ...
林庚白。 林庚白(1897~1941),原名学衡,字凌南,又字众难,自号摩登和尚,民国时期诗人、政治人物。1897年(另有1894年、1896年之说)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(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州尾村)。幼孤早慧,由其姐抚养长成。8岁便负笈北京,一生热心政治,曾加入京津同盟会,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。林庚白是南社著名诗人,有“诗怪”之称。创作诗文很多,先后编校《庚白诗存》、《庚白诗词集》,还著有《孑楼随笔》、《孑楼诗词话》等等,为南社健将。
龙潭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何年龙已去,野色澹荒陂。元气回深洞,阴风出古祠。探珠寻赤水,沉璧问清时。牧竖犹回首,千灵访具茨。
易守建业毅夫有诗赠别次韵五首 其四。宋代。陆佃。 春渚秋潭不可寻,回头城郭碍高林。但知自白三分鬓,更与谁论一寸心。红粉泪痕消片玉,故人情分重千金。临岐不忍醒时别,一任玻瓈酒盏深。
白须。宋代。苏辙。 少年不办求良药,老病无疑生白须。下种已迟空怅望,无心犹幸省工夫。虚明对面谁知我,宠辱当前莫问渠。自顷闭门今十载,此生毕竟得如愚。
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。宋代。李之仪。 十年采石寄漂蓬,广济虽名寺亦空。将为新来有消息,依前山不结蓬笼。
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暮烟如雨雨如烟,一把珠帘隔远山。帘影渐浓山渐淡,恍然移入画屏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