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山万山渺何处,塔影层层国清路。斜阳林外送微风,布袜萧然蹋云去。
寺外澄潭一镜圆,连漪倒浸青苍山。长松蜿蟺落潭底,白日疑有蛟龙眠。
泉声曲折引我入,菩提一树高摩天。庞眉老僧可人意,为我扫石开禅关。
匏樽酌茗荐瓜果,野味足洗官庖膻。坐来庭径转岑寂,修竹杳窱闻清猿。
北窗跂脚许高卧,冰簟荫借青琅玕。始知物外即幽旷,化城何必离人间。
念昔平生俱道长,行骖劫劫无停鞭。三年席帽客京国,口识甘苦难为言。
今岁崎岖浙东道,水浮陆走行三千。人生如此竟何为?空使惨戚凋朱颜。
誓从今日抉尘网,山深林密行盘桓。桃花流水跣足渡,嵬峨半醉来参禅。
从赤城至国清寺。清代。惠周惕。 千山万山渺何处,塔影层层国清路。斜阳林外送微风,布袜萧然蹋云去。寺外澄潭一镜圆,连漪倒浸青苍山。长松蜿蟺落潭底,白日疑有蛟龙眠。泉声曲折引我入,菩提一树高摩天。庞眉老僧可人意,为我扫石开禅关。匏樽酌茗荐瓜果,野味足洗官庖膻。坐来庭径转岑寂,修竹杳窱闻清猿。北窗跂脚许高卧,冰簟荫借青琅玕。始知物外即幽旷,化城何必离人间。念昔平生俱道长,行骖劫劫无停鞭。三年席帽客京国,口识甘苦难为言。今岁崎岖浙东道,水浮陆走行三千。人生如此竟何为?空使惨戚凋朱颜。誓从今日抉尘网,山深林密行盘桓。桃花流水跣足渡,嵬峨半醉来参禅。
清江苏吴县人,原名恕,字元龙,一字砚溪。康熙三十年进士。任密云县知县。适大军北讨噶尔丹,军需紧迫,书生艰于应付,忧急而死。少从父惠有声(明岁贡生)治经学,又受业于徐枋、汪琬,工诗文,后乃专心治经。其子士奇、孙栋均以经学著名。周惕遂为惠氏经学之祖。有《易传》、《春秋问》、《三礼问》、《诗说》、《砚溪先生遗稿》。 ...
惠周惕。 清江苏吴县人,原名恕,字元龙,一字砚溪。康熙三十年进士。任密云县知县。适大军北讨噶尔丹,军需紧迫,书生艰于应付,忧急而死。少从父惠有声(明岁贡生)治经学,又受业于徐枋、汪琬,工诗文,后乃专心治经。其子士奇、孙栋均以经学著名。周惕遂为惠氏经学之祖。有《易传》、《春秋问》、《三礼问》、《诗说》、《砚溪先生遗稿》。
感咏二十首 其二。明代。李时行。 孔子五十龄,欣然常读易。读至损益时,喟然自叹息。益者终必损,损者必见益。持盈在守谦,履盛当自抑。盛衰互相倚,达者贵先识。易理本元元,圣心相合一。
游东林用韵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黄廷用。 病馀还觉冶游劳,风景悠然思转豪。水绕林深山日隐,洞开云净海天遥。浮生枉试腹中剑,尘世空藏笑里刀。我愿晚阴分石榻,英雄谁复说孙曹。
浣溪沙。近现代。陈方恪。 意气拿云忆昔年。当筵借箸画山川。功名欹枕看飞鸢。草檄未成憎命达,酬恩何计受人怜。一龛云卧送华颠。
观柳道传太宰留题惠山诗卷。明代。周文孚。 五云楼阁锦成堆,仿佛山光百里开。天上神龙行雨去,日边骢马踏花来。千年兰若春余梦,百世文章劫后灰。惟有石泉流不尽,月明犹照鹤飞回。
题兴国寺碧落轩 其二。宋代。陈渊。 休论暮四同朝四,且说前三与后三。造物戏人无足较,老禅深处要重参。